can功能测试说明
首先,测试采用创新科技的can模拟盒子模拟,采用红叶子软件模拟。效果和配置如下
版本更新后,我们网络包发送格式变更为ascii下例子:
<0x11111242> [1] [8] 10 01 02 03 04 05 06 07
其中canid统一采用8个字符,第一个[1]中的1代表扩展帧,0位标准帧。其中第二个的就跟原来的一样,代表的是报文的长度。
Can总线发送和接收的如上图所示。
关于总线上的数据,我们收到以后在发出去,这个时延的说明,下面我们用有线的方式,做了一段测试,请看下图:
我们可以看到,在有线,延时为1ms以内的情况下,我们从收到数据到发送出去,时间上都很快的,下图可以说明,我们测试发现,一般到对端收到都是在保持在2-3ms以内,假如我们用的拨号的通信模块,换成5g的方式,那么这个时候,考虑到基站或者网络的延时一般会维持在20-30ms的话,当然,信号好的情况下,可能会更低一点,这个时候,我们的时间收到到转发到对端,也就是25-35ms以内就能到达对端。
接下来测试的是两台F-NR120设备,通过传感器CAN数据到设备A,设备A通过4G到设备B(TCP),设备B的CAN口下发数据到另外的传感器,配置如下,一台当客户端,一台当服务器,用来相互通信传输can数据。